網頁

2016年4月9日 星期六

森林裡的調皮蜱 小心萊姆病 Lyme disease上身


「您怎麼現在才來?!再晚一點兒,您神經系統和.....(我聽不懂)也會跟著出問題!」皮膚科醫生略帶責備的驚訝口吻跟我說。緊接著安慰我:「我女兒也得過,(比利時)每年大約有20個萊姆病病患。」這一句話,我完全聽懂;可是醫生劈頭第一句話,有太多不認識的荷蘭文單字,我從醫生表情,猜想這是嚴重的疾病。


直到一個月後複診,看過醫生隨口提到電視剛播出的紀錄片「萊姆病-寂靜的疾病」(備註),我才了解醫生和醫院驗血中心態度謹慎的原因,也油然心生後知的恐懼。 



我和孩子到不同的森林裡探險賞花,對象是野生藍色風信子。藍色森林,一片紫藍色,令人心曠神怡,增添探險的神秘感。當時春天微寒,孩子和我都是長袖長褲,腳踩專業Gortex健行鞋出門。隔天,我發現右小腿好像被蚊子咬,有點兒搔癢。從基本的治療蚊蟲咬藥膏,到皮膚科醫生處方簽的抗生素皮膚藥膏,塗塗抹抹,過了一個月,那個像蚊蟲咬的患部,演變為土星般的紅紋,土星外環的直徑距離隨著時間愈來愈大。其實一兩週之後,已經不太搔癢,完全沒有求醫的想法。看著小腿肚上的紅色土星不斷擴張,佔領我的皮膚,才決心問問醫生。

醫生寫著處方簽,罪證確鑿地說:「必須驗血才能知道是否為萊姆病,可是我非常確定這是萊姆病!」我畢生第一次聽到「萊姆病」這個詞,聽起來好像檸檬飲料的名稱,當下我還是不知道此病的嚴重性。從醫生的神情判斷,我若再晚求診,肯定得到絕症?!她又說:「每年我給家庭醫生做進修,可是每年還是有誤診。」為了澄清我的家庭醫生不是庸醫,我趕忙跟她表明,我是自己直接來看診,沒找過家庭醫生。在比利時的就診制度,通常家庭醫生是初診,家庭醫生決定病人是否到專科醫生就診。

隔天接到驗血中心電話。以前驗血多次,從未接過電話,我心想,由此可見事態果然嚴重。驗血中心告訴我結果,也問是否已經接受治療。



皮膚科醫生解釋,蜱吸血之後會漲大,因為吸了一肚子的血,照理來說可以見到蜱附著在皮膚上。但那些病情嚴重又被誤診的病人,多半是背部被咬,所以病人自己看不到。醫生也問我,難道這段期間不覺得疲憊?或有感冒徵兆?我回想,森林賞花之後,也是孩子的假期結束,每天繞著工作和家庭兩個軸心轉啊轉的生活形態,完全無暇自問是否累了。

「萊姆病-寂靜的疾病」紀錄片是某個法國電視台製作,訪問了兩位女性法國人患者。一位是飛機駕駛,因為不知名的神經系統問題,身體疲倦等健康問題,必須停職在家休養,反反覆覆經過許多檢查,後來才診斷出萊姆症。

蜱沒那麼厲害,可以攻擊人類的神經系統,可是被它叮咬後,它會把某種名字很難記住的細菌傳播到人體(伯氏疏螺旋菌)。也就是說,這個細菌寄生在蜱身上,蜱又傳染給我!如果我再晚就醫,便會記憶喪失、罹患關節炎,還好趕在最後一刻,接受抗生素治療,才救回我的彩色人生。

萊姆病一名,來自美國康乃狄克州的萊姆镇,1975年首次發現。台灣每年的萊姆病案例是個位數(備註二),遠少於比利時。「有幸」成為每年20名患者之一,說說自己曾是無知病人的往事。現在是戶外活動季節,如果你發現自己和親朋好友皮膚出現土星狀的遊走性紅斑,趕快就醫!


備註一:
「萊姆病-寂靜的疾病」紀錄片已經從youtube移除。有興趣的網友,可查詢致力萊姆病的防範和治療ILADS(INTERNATIONAL LYME AND ASSOCIATED DISEASES SOCIETY),網站上有不少教育影片

備註二: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有篇介紹萊姆症的易讀文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